Search

<等身大>

一週瞬間就過去了,豆感冒了,幾乎一整週都沒去上課。
  • Share this:

<等身大>

一週瞬間就過去了,豆感冒了,幾乎一整週都沒去上課。

我一邊陪伴他一邊終於讀完了《覺醒父母》以及《覺醒家庭》兩本書。內容太精采完全不輸宮廷劇或韓劇讓人一直想追下去,每天只要豆一閉上眼睛我就開始讀。

這兩本書的作者是擁有哥倫比亞大學(Columbia University)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喜法莉.薩貝瑞博士。她將從小接觸的東方正念訓練,與西方的心理學加以整合,以她經手過的臨床案例為範例,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談「如何從靈性層面建立與孩子的內在連結」。

一邊讀這本書一邊像是發現新大陸,趁著有機會和豆24小時黏在一起,也實際把她的理論練習實踐了一下。覺得是我目前讀過幫助最大的育兒書,無關管教,無關管理,而是藉著在育兒上遇見的各種情緒,喚醒一直以來遺失的自己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喜法莉.薩貝瑞博士的主張是

「在教養上遇見的許多難題,問題大多不在孩子,往往都在父母身上。育兒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覺醒機會,讓父母有勇氣面對那個已經變得陌生的,原本的自己。」

我覺得很有意思,原本的自己究竟是什麼?

我想很多人大概都是到了和我差不多的年紀,發現自己總有些不開心過不去,但又不是很明確的知道自己不開心的原因。有的時候會開始追溯過去,覺得原生家庭留在自己身上的傷痛,時不時就會隱隱作痛起來。你想擺脫它,卻每次遇見同樣課題就得再次面對。

你覺得不解,相信父母不是故意要傷害妳。深信他們許多行為的出發點是愛,可是那些愛卻讓人如此痛,彷彿一生都要跟著你。

也許是一種父母深信的,所以想要植入妳腦袋的價值觀。或許是一層父母看世界的濾鏡,你總覺得這色調不喜歡,但總是調整不過來。

喜法莉.薩貝瑞博士說,大多的親子衝突來自焦慮。

我的孩子的學習如果跟不上同齡孩子,會被社會淘汰的焦慮。

如果我不和其他父母同步更新教養情報,會讓我的孩子與世界無法連結的焦慮。

如果我的孩子不謹慎管教,將來會做出無法無天的事的焦慮。

然而用同一種標準去規範孩子,有可能讓某些孩子陽奉陰違的去遵從或是討好父母,演出他們心中的好孩子。可是這些與「他原本的自己越來越遠」的代價很大,可能會讓看似好孩子的他長成大人後,還是得帶著面具與矛盾活著。

而且以上的這些焦慮,才是讓孩子無法專心學習成長,情緒不穩定的主因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,是「讓孩子如實成長。」

我想了一下豆豆「如實」的模樣是怎樣。他是一個精力旺盛,嗓門超級大。很喜歡熱鬧,情緒來得很快也去得很快。有些奇妙的堅持,頑固的孩子。

老實說我曾經因為他總是會在電車或是公車講話音量太大,或是老是要跟陌生人搭訕,堅持做事一定要按照自己的SOP,情緒來時盧小小而感到困擾。

但令我困擾的不只有這些,只要有人給我育兒上的意見,我就會焦慮到不行。

「他那麼胖,妳是不是都沒在注意營養均衡啊?是不是吃了很多垃圾食物?」

「他那麼過動,是不是都沒在用腦啊!媽媽難道沒有引導他去使用腦袋嗎?」

「他那麼頑固,以後會變成一個很任性的討厭鬼喔!」

讀完了覺醒系列兩本書後,我發現自己一直的育兒焦慮其實只有一個

「我害怕別人認為我是一個失職的母親。」

那些「問題」之所以是問題,其實大多是來自我,或是其他人對他的看法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#麵包店的兩次練習

讀書前和之後,我有過兩次和豆一起的情緒管理練習,很巧的兩次都在麵包店。

第一次我們去了豆豆超喜歡的麵包店,可是店(因為肺炎關系)門口貼了一張「請勿讓小孩入店」的紙條。

「我們去別家店買好嗎?這家店不讓小孩入店呢!」我跟豆豆交涉。

「可是我好喜歡這家店的甜甜圈,我在門口等媽媽沒關係。」豆說。

我有點擔心地把豆留在門口,自己一個人進去店裡買麵包。可是結帳時實在等了太久,豆豆忍不住想要推門進來。

當時一個婆婆剛好推開門時,豆豆就想進來店裡。也許是有碰到婆婆,惹得她很不開心。

「你不知道要讓出來的人優先嗎?這麼沒有教養的孩子是誰的孩子?」

我立刻衝到門口和婆婆道歉,然後討了一串罵。

「像你這樣的母親,就是會教出這種沒禮貌的孩子。請好好檢討自己,不要給社會帶來問題!」

正好此時麵包店的店員也衝上來,跟我說

「肺炎期間請不要讓孩子入店,如果你的孩子無法自制,請不要來我們的店消費!」

後來我帶著一肚子委屈上了腳踏車,眼淚很不爭氣的流下來。覺得這家麵包店的人真機車,婆婆真機車,兒子還堅持要吃這家店的麵包,我好倒霉。

回家豆豆問我說「媽媽我們做錯了什麼,為什麼大家那麼生氣?」

我不知道做錯了什麼,也許不該帶孩子去一家不歡迎小孩的店。

我想豆跟我一樣都感覺驚嚇和委屈,但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,同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撫他的。

(現在回想起來,我也許會跟他說,因為肺炎關係大家都很緊張,不是故意對我們發脾氣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後來有次帶豆從幼稚園回家時,經過另外一家麵包店。
我們開心的挑完麵包後,才發現我忘記帶錢包。

我很抱歉的跟店員說了我忘記帶錢包,等等再回來買。店員點了點頭,瞬間豆卻在店裡面大哭了起來。

「媽媽!等一下再回來我的麵包就會被買走,我好傷心!」

「不會的不會的,媽媽請姊姊幫我們留下來,媽媽立刻回家拿錢包!」

因為豆哭太大聲,一下子我們就被麵包店的客人眼光包圍了。以前的我肯定覺得很丟臉,立刻把豆給帶走。但是當下我想到了喜法莉.薩貝瑞博士提到的,也許這是個好機會。

「我懂你的擔心喔!媽媽也最喜歡甜甜圈了,如果等一下就賣完了,媽媽也會在店裡面大哭,因為會覺得好傷心。」

「可是我相信姊姊會幫我們留下來的,媽媽今天不小心忘了帶錢包,現在就回家去拿,你不要擔心。」

「哭到你覺得滿意為止沒關係喔!媽媽有時候也會大哭!哭一哭會好很多哦」跳上車後,我跟後座的豆說。

後來回家取了錢包再回到店,豆哭累睡著了。我快速停好車衝進店裡面,店員見我回來立刻拿出剛剛我們打算要買的甜甜圈,然後又塞了另外兩個麵包給我。

「這是我們店的招牌麵包喔!送給妳們吃吃看!」

當下我又差點在麵包店門口大哭,覺得這家麵包店好溫暖。回家我把麵包店姐姐送給我們兩個麵包的故事告訴豆豆,他開心得不得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前時常在日雜裡面看到「等身大」這個詞,我問枝豆什麼意思。他說可以解釋成等比大,或是不免強的,如實的樣子。

兩次的麵包店經驗,我都是慌亂的媽媽,我承認自己很多時候腦袋不靈光,會冒冒失失,但想想我就是這樣的媽媽。壞媽媽,好媽媽,笨媽媽,可愛的媽媽,都是別人給我的評價。

豆豆三歲半,在情緒管理上還有許多需要練習的部分。壞脾氣,沒教養,都是別人給他的評價。

我們都不完美,但唯有擁抱自己的不完美,接受如實的,等身大的自己,才能放下焦慮,愉快的前行。

和豆黏在一起的日子,我發現自己雖然以前和他黏在一起的時間也很多,但重新回歸找到我自己後,才發現我們兩人的心有了更多交流,他的情緒隨著我一起變得很穩定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想起以前我因為想讓自己看起來精明一點,有氣場一點,還會故意把眼線畫很粗,想說這樣也許會改變別人對我的態度。

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好笑,當時的我大概就是一隻虛張聲勢的,眼線很粗的紙老虎而已。

反而是接受了與正視自己的不足,找回真正的自己,才知道自己與自己,與小孩,與別人,與世界的相處之道是什麼。

我也不期待豆豆和我擁有相同的價值觀,或是迎合別人的期待,符合社會的成功標準。但我願他快樂,永遠不要與自己的心分歧。

寫了好長一篇,因為感觸太深。

晚安。

pic東京持續梅雨季中,心情平靜了,雨天和晴天對我來說一樣如實美好。

上衣/後面綁帶連身褲
骰子包(即將上架)all from Love YA.


Tags:

About author
曾任尖端出版社choc、popteen雜誌編輯。 2007年前往倫敦流浪。 念書兩年後 在英國無印良品工作。 2011結婚來日 目前東京在住第六年。 最使我著迷的有 咖啡店,雜貨店,和書店,還有無止盡的散步。 不過…...最喜歡最喜歡的事情 還是寫字。 <經歷> London *Marie Claire美麗佳人雜誌倫敦特約編輯 *Brand名牌誌倫敦特約編輯 *Choc恰女生雜誌 A小姐倫敦專欄 Tokyo *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東京特約編輯 *La Vie設計美學家東京特約編輯 *Ami艾美誌明太子小姐專欄 *Mina米娜時尚國際中文版明太子小姐專欄 *Fashion 365網站明太子小姐專欄 *日本東方新報明太子小姐專欄 *WAttention雜誌編輯/翻譯 *食尚玩家雜誌/撰稿 *姐妹淘網站/明太子小姐專欄 *GQ BUSINESS雜誌/撰稿 *GQ TW雜誌/撰稿 *VOGUE TW 雜誌/撰稿 *minimal jp 新聞稿撰寫 *Japanlist撰稿 Hong Kong *新假期周刊專欄 China *Sk-II微刊及App內容製作(中國地區) *P&G OLAY東京記者會活動合作
東京在住10年目。
View all posts